2024年,是秦岭博物馆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年。这一年里,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总目标,致力于弘扬秦岭自然人文和商洛历史文化,同步推进文博和考古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站在岁末年初交点,让我们回顾秦博人一年来走过的路、取得的成就,用以记录过往、启迪未来。
1.党建与文博业务深度融合取得新成效。以商洛革命记忆展为核心,打造全市党建主题教育重要阵地,全年接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院校等团体参观400余场次、4.7万余人次。商洛党建公众号推送“永恒的红色记忆”系列革命遗址介绍,全网传播量超过10万次。
2.秦岭博物馆开放试运营。秦岭博物馆建筑、安装、水电、暖通、室外、绿化等工程全部完工,四个广场建成开放,西广场搭建U19沙排世锦赛主赛场,秦岭博物馆于8月28日试开放运营。博物馆全体干部职工吃住在工地、奋斗在一线,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和开放期间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3.中国秦岭文化展入选“博物馆里读中国”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2024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公告,为进一步发挥优秀陈列展览项目示范引领作用,评定“和合南北 泽被天下——中国秦岭文化展”为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推介项目。
4.在全国第六次博物馆运行评估中获评优秀等次。2024年1月15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公告,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博物馆运行评估办法》,中国博物馆协会完成了第六次博物馆运行评估(2019-2021年度)中二三级博物馆的评估工作并予以公示,我馆被评定为优秀等次。
5.安全生产工作获省级表彰。2024年3月,我馆荣获2023年度陕西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今年以来,全馆上下树立“人人都是消防员,人人都是安全员”工作理念,综合“人防、物防、技防”优势,完善各项安全制度50余项,全年共开展消防安全检查200余次、安全生产检查140余次,消防应急演练及专业技能培训20余场次,确保了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6.考古工作连续三年创历史最好成绩。全年共推进商洛市养护院建设项目(一期)等考古勘探44项,推进商州区金凤山金鸡塬康养城、洛卢高速等考古发掘14项,考古勘探、考古发掘数量均连续三年创历史最好成绩。加强与省上文物部门对接,派遣4支考古队伍在商洛开展考古工作,有力保障全市基本建设考古需求。
7.新馆展品征集划转工作全面完成。为保障秦岭博物馆展陈需求,完成6659件展品和辅展征集、5478件市内文物划转、1351件省内文物划转、297件藏品鉴定定级、124件馆藏文物修复。出借5件藏品赴四川博物院参展,促进文物资源活化利用。完成全市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及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申报工作。加快推进AR眼镜、AI机器人智能讲解、AI藏品讲解、场景码、小程序、重点文物视频、双语语音导览等智慧化服务项目建设。
8.博物馆宣教工作再创佳绩。坚持常态化免费开放,全年接待观众61.2万人次,2024国际沙滩排球U19世界锦标赛期间接待外宾380余人次,接待人次、团体数、外宾人次均创历史最好成绩。用好秦岭博物馆平台,丰富“云览秦博”线上宣传,做强秦博“六进”和走进秦博宣教品牌,年度线上线下开展教育活动100余场次,参与人数38.2万余人次,通过各类媒体宣传306次,累计传播61.8万人次,招募志愿者110人,全年志愿服务2千余人次,并被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评为全市最佳志愿者服务组织。
详情请点击了解:回眸2024 · 秦岭博物馆工作回顾